集团新闻
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4年年会于当地时间5月31日至6月4日在芝加哥盛大召开。本届年会以“The Art and Science of Cancer Care: From Comfort to Cure”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本次会议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史艳侠教授团队更新披露了与555000jcjc线路检测中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多抗原自体免疫细胞注射液(MASCT-I)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随机、开放标记的I期试验(NCT03034304)的最新研究结果。摘要号#:2545。
原文链接: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33951
01 研究背景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UC)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发生于覆盖有尿路上皮的任何部位,包括膀胱、肾盂、输尿管、尿道、脐尿管。在全球范围内,膀胱癌是第十大最常见的癌症,UC 是其主要亚型(占比~90%)。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在JNCC上发布的最新《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膀胱癌发病数为9.29万人,死亡人数为4.14万人。几十年来,UC 的治疗,尤其是晚期和转移性 UC 的治疗,可选药物较少,一直以铂类化疗为主。尽管这些方案提供了一些益处,但对于许多患者,尤其是那些化疗耐药或不适合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转移性 UC (mUC) 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不到15个月,5 年生存率仅为 5-6%,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本研究是MASCT-I疗法既肝癌、软组织肉瘤成功应用之后,在新的实体瘤适应症的进一步扩展探索。主要评价MASCT-I单用或与化疗、免疫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使用对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受试者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和初步有效性。
02 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一项I 期、多中心临床研究,主要入组标准为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晚期转移(不可切除的)或复发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入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五组,分别采用MASCT-I单药治疗,MASCT-I单药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MASCT-I GP/GC 化疗方案联合治疗。主要终点是评估试验期间所有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疾病进展(PFS)、总生存(OS)和免疫应答。
03 研究结果
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本研究共入组39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31.1个月。随访期内观察到与 MASCT-I 相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 (AE) 包括1级和2级潮红、瘙痒、皮疹、肌肉痉挛、发烧和关节痛,各组治疗方案均未发生与 MASCT-I 相关的死亡事件。
本研究中,一线化疗后达到临床获益的晚期转移或复发的尿路上皮癌 (n=19),采用MASCT-I单药治疗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为41.2个月, 缓解持续时间 (DOR) 为 6.4个月。其中9例患者进展后转换治疗方案为MASCT-I 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该9名患者24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为 55.6%,48个月DOR率为71.8%。5例患者的PFS延长超过20个月,其中2例患者的PFS超过43个月。
此外,本研究探索使用患者体内治疗相关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区分MASCT-I 治疗响应患者和未响应患者。结果显示,MASCT-I 治疗响应患者相对于未响应患者PFS 和 OS 均显著延长(中位PFS: 10.1 vs 4.8个月,HR=0.30,95% CI:0.14-0.61,P<0.005;中位 OS:未达到 vs 13.6个月,HR=0.16,95% CI:0.05-0.57,P<0.005)。
04 研究结论
MASCT-I 单独使用或与免疫疗法、化疗联合使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并且在一线化疗后达到临床获益的晚期转移或复发的尿路上皮癌单用MASCT-I 及MASCT-I 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患者均观察到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
05 后续进展
目前,MASCT-I产品已获得CDE批准用于多种实体瘤的二期临床研究。其中,一项MASCT-I 联合多柔比星和异环磷酰胺一线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正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患者招募正在进行中。
晚期软组织肉瘤受试者招募广告 (MASCT-I-2004)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朋友: 您好! 我院正在进行一项“评价MASCT-I联合多柔比星和异环磷酰胺一线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项目编号:MASCT-I-2004)。 该项目已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2023LP02128)及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MASCT-I是利用人体自身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制成的一种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其包含了负载15种特异性肿瘤抗原的成熟树突状细胞(DC细胞)和体外活化扩增的效应T细胞,通过多次回输治疗,发挥抗肿瘤作用。 参加本研究的基本条件: 》18~70周岁; 》病理组织学/细胞学确诊且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包括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血管肉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上皮样肉瘤、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纤维肉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既往未接受过针对晚期软组织肉瘤的系统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新辅助或辅助治疗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出现疾病进展; 》体力状况良好:ECOG评分0或1分; 》预计生存期≥6个月。 如果您或您的亲友可能符合上述条件,并且自愿参加,经筛选合格后,可纳入研究。研究期间,相关的检查和研究药物的费用,均由申办方提供。 如您想了解该研究的更多信息,请联系: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科 室:生物治疗科 联 系 人:张星教授 联系电话:020-87343381 门诊时间:越秀院区:周一下午14:00-17:30、周三上午8:30-12:00周五上午8:30-12:00;黄埔院区周一上午8:30-10:30 地 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651号 备注:可能的宣传途径包括:医院内部、医院/申办方及相关网站、其他相关媒体(易拉宝/广告张贴/微信平台等)。 |
参考文献:
1. Han, Y., Wu, Y., Yang, C., Huang, J., Guo, Y., Liu, L., Chen, P., Wu, D., Liu, J., Li, J., Zhou, X., and Hou, J. Dynamic and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multiple tumor antigens were elicited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J Transl Med. 2017. 15, 64.
2. He, Y., Guo, Y., Chen, J., Hu, X., Li, X., Kong, Y., Zhang, X., Zhou, X., Liu, L., and Hou, J. 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 (MASC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Treatment: A Retrospective Study. J Cancer. 2018. 9, 1385-1393.
3. Peng, S., Chen, S., Hu, W., Mei, J., Zeng, X., Su, T., Wang, W., Chen, Z., Xiao, H., Zhou, Q., Li, B., Xie, Y., Hu, H., He, M., Han, Y., Tang, L., Ma, Y., Li, X., Zhou, X., Dai, Z., Liu, Z., Tan, J., Xu, L., Li, S., Shen, S., Li, D., Lai, J., Peng, B., Peng, Z., and Kuang, M. Combination Neoantigen-Based Dendritic Cell Vaccination and Adoptive T-Cell Transfer nduces Antitumor Responses Against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ncer Immunol Res. 2022. 10, 728-744.
4. Zhou, Yan, Li, Mei, Zhang, Bing, Yang, Cheng, Wang, Yaling, Zheng, Shuier, Tang, Lina, Zhou, Chenliang, Qian, Guowei, Huang, Yujing, Yu, Wenxi, Li, Hongtao, Wang, Yonggang, He, Aina, Shen, Zan, Zhang, Jianjun, Li, Xiaoshuang, Yang, Qingcheng, Hu, Haiyan, and Yao, Yang. A pilot study of multi-antigen stimulated cell therapy-I plus camrelizumab and apa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one and soft-tissue sarcomas. BMC Medicine. 2023. 21.